查看原文
其他

考研!跨专业?!

校会君 华南师大学生会 2022-05-05

你是否

对其他学科饶有兴趣

渴望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却因为跨考的大山停止前进的脚步


先别放弃

方法总比困难多

如果注定有人成功

那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快来看看跨考成功的学长学姐们是怎么说的吧!


法学院   钟 昕

考研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兴趣让我看见方向

实践让我看到希望



 选择跨考,是出于兴趣驱动和未来职业规划。

高中时便挺想学新闻传播的,自己也主动去接触和了解了一些。再对比不同的实习体验相比在律所法院的实习,感觉媒体方面的工作会更适合自己。新闻传播本就是一个跨领域的学科,在其它领域的专业背景可能还会给到你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有意向跨考的同学,可以多尝试与所跨专业有关的拓展实践。

在校期间我参加了校媒社团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写了不少新闻稿件,同时也有尝试过和朋友一起运营自己的公众号这些校园经历让我积累了自己的作品,后来也是通过这些作品得到了《新周刊》杂志社的实习机会。这次媒体实习,让迷茫于考研选择的我找到了一些自我认同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笃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正向反馈。



备考是场信息战

也是一场策略战



 在专业课的资料获取上要善用各平台信息搜索,尤其要注意与你目标院校密切相关的信息。

例如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搜索,既可以找到一些考研信息和复习资料,还有可能联系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至于我专业课的复习资料,主要有根据前辈经验贴整理出来的参考书和课本、院校老师和业界重点学者的论文、一些学术性公众号定期推送的论文包、以及暨大慕课的讲义。另外建议大家有条件的可以尝试去目标院校上上课,或者有同学、前辈在你目标院系的,若能联系他们拿到课堂讲义那是更好的。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大家不要忽视复习内容和目标院校的匹配度,而应摸清楚院校老师的研究方向再有的放矢。


 跨考更需重视公共课,争取在优势科目上拉分。

虽然我这次专业课没有考得很好,但我的公共课一共拿了171分,确实帮我拉了一些分。对于要跨考并且要考较好学校的朋友来说,公共课非常重要,因为在专业课上你真的不一定能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然而在政治这种公共科目上比别人多拿十分是要比在专业课上拉分更容易些的。


 在英语复习上,反复刷真题就非常有效。 

出题人的套路其实很类似。同时建议大家可以自备一个DIY单词本或是可自行添加词汇的APP,一天内背单词的时间尽量碎片化和高频化,有间隔的高频重复会让记忆效果更好。


 在政治复习上,建议跟1—2位比较权威的老师即可。

比如徐涛和肖秀荣老师。题目方面推荐肖老师的,重点在选择题的刷题,我把1000题刷了三遍并做了错题本。另外建议想冲高分的同学还是多花点时间在政治上。



好好发挥

跨专业何尝不是一种优势



 关于复试备考。

我主要复盘了初试笔记,看了下2020年的新论文,并找了考类似专业的朋友一起进行线上模拟面试同时,建议大家准备一些交叉领域的问题,老师可能会问及。


 关于复试提交的资料。

由于今年线上面试的原因,我们只用到了简历资料。但在之后的线下面试中,建议大家可以多准备一些能展示自己的材料,比如作品集、科研设想等等。同时,展现自己对该专业的热爱与诚心,比如可以在简历里加入一些与所跨专业相关的经历等等。


 树立信心,将跨专业背景作为个人优势来发挥。

在复试中,对于跨考的学生,老师可能会更偏重于对你综合素质和个人潜力的考察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跨考进入复试了就一定要有信心,跨专业这个背景在复试时不一定就是弱项,你要想办法把自己跨专业这一背景与个人特色结合起来进行发挥。



“能上岸的不一定是我”

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鸡汤



 首先,考研心态需放正。

外面机构的片面宣传往往让人头脑发热,但其实考研这件事,上岸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跨考本就比考本专业难度更大,在决定跨考之前,你需要清楚认识到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你需要放正心态,做好心理准备。当然,若你心意已决那也不必顾虑太多了。总之,不要将考研妖魔化,而要以正常的备考心态看待它,讲方法讲效率,少喝鸡汤少些自我感动,多做准备多练题。


 其次,调整负面情绪。

给予自己正反馈。跨考面临的不只是知识体系的从零构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和自我怀疑。考研本就是一个同负面情绪斗争的过程,如果无法消除这种情绪,那就要试着和它共处,学会在这样的状态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学习。同时,你要学会给自己一定的正反馈。考研就像是在小黑屋里洗衣服一直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难免让人疲惫甚至崩溃,因而我会在写题时让别人帮我批改,改出来写得好的话心里就会受到鼓舞。但如果这种负面情绪确实已经大到让你无法学习并且难以解决时,那就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自己对这个选择到底有多想要,适时放弃也不是不可以。


化学学院  黄祺锐

考研至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实力和兴趣是选择的航标



 结合自身职业规划与兴趣来选择考研方向。

我之所以想从化学专业跨考转到心理专业,一是因为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以前部门工作也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大三时当兼班,需要与大一萌新沟通并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在其中,发现自己对人际沟通与心理建设感兴趣。一直希望将自己的兴趣特长与未来职业规划统一。二是因为我本身是师范生,在本科的学习中有学习心理学的课程,比如心理学导论,获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也算有点基础。


 早日做好未来规划,避免优势丧失。

对于当初没有选择辅修华师的心理学是有些后悔,我真正下定决心考心理学的时候是在大三下学期,时间上并不允许辅修。因此建议大家为自己未来的学业早做打算。


 根据实力选学校,盲目自信易当分母。

考研很大程度是选择大于实力,一开始选一个好的学校很重要。选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学校,机会难得,我认为千万不要因为相信“二本冲击985的神话”、而脑子一热就去冲击好学校的热门专业,因为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很有可能当分母,大概率无法成功考研。如果没有考上,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得理性分析。



科学的备考是成功的一半



 借鉴经验帮忙走对路,强于自己摸索走弯路。

首先,政治英语专业,可以找知乎高分经验贴来借鉴学习。英语需要刷真题、记单词,政治同样需要刷题。在专业课方面,由于我身边一起跨考心理学的同学很少,即使能够一起讨论问题也无法确保讨论的结果是正确的。因此在暑假时,我报名了网课辅导班。他们会找去年上岸的师兄师姐给你授课,辅导过程有针对性、效率高,也会整理必备知识点,帮我找真题。所以我觉得,对于跨考的人来说,有专业的机构帮你走对路,比自己摸索会好很多。而政治英语不需要报班,网上许多资源可供参考。


 合理安排备考计划,松弛有度。

我是参考了成功人士的规划来做自己的计划。从三四月份决定考研开始,我将备考划分成四大阶段,4-6月基础期、7-8月强化期、9-10月、10-12月。比如,英语是4-6月背好单词,7-8月做阅读,9-10月练习作文、翻译,10-12月背诵范文。每天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去排队一直学到晚上10点离开。师范生9-10月要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实习结束后不晚于7点起床,边吃早餐,边背单词(后期)。紧张的备考过程中,我也会每周抽一天放松出去吃饭或者看电影、打球,唯一要做的是背单词,背单词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顺便提一下,千万不要追剧,一旦追剧就会停不下来,必要时可以卸载一些娱乐app。


 复试十分重要,不可轻视。

往年的中大心理学复试需要笔试与文献汇报,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取消了线下复试,改成网面并直接由老师进行提问考核。对于我来说会更难准备,因为在提问过程中会更看重综合素质。今年,中大的复试与初试的比例是一比一,因此变数会很大,更加不可以掉以轻心,许多人包括考430分的同学被刷掉的情况也有。而此时也可以开始着手联系导师,这个时候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有关导师的一些信息,比如研究方向等等,从而判断自身条件是否合适。

(若想了解更多,请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04394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971584635343482880&from=groupmessage&s_s_i=kp%2F%2BR8sI1P7tHtav5KsGKgQFVZCSRLsg%2Fy7eILxRnu4%3D&s_r=1 )



行动是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



 焦虑时更要继续前行。

在备考过程中,常觉得时间不够,我9-10月要实习,要帮老师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事情压缩了复习时间。相较于那些天天有时间在家中学习的,我的时间会很紧促,为此感到焦虑,那只能拼命挤时间,继续学,追上自己的学习计划。听过一个鸡汤:感到焦虑的时候只是沉浸于消极情绪中根本于事无补,投入到实际的行动中才是对抗焦虑的唯一办法。因此当我感到焦虑时,也从来不会停下刷题的脚步。


 做好心理准备,跨专业考研与普通考研相比之下更加困难。

第一,竞争力不强,我是化学(师范)专业的,或多或少相比于对口专业少了优势。有些学校更倾向于本专业的本科生而不要跨考生。第二,缺少与你一起讨论问题、备战考研的同学,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考自己的专业,很多问题不能自己解决,当然辅导机构可以提供不少帮助,这点需要自己权衡。第三,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立一门新学科的知识框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入门,因此学习任务就会非常紧迫。



慎重和自律是对自己未来负责



对计划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们,我建议:第一,要理性选择,充分了解所选专业。例如心理学是很系统的学科,要接触一些繁琐的知识,比如统计之类。跨专业一定要考虑就业前景,就业规划。第二,要自律。本身考研就需要完全自我管理,如果自律不够,很容易失败。千万不要仅仅因为自己一时的喜欢或者随大流甚至是躲避就业而考研,要结合个人特点、家庭环境进行多方面考虑。第三,跨专业考研,实力不足的话不要考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当时选择中大的心理学而不是华师的心理学就是这个原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以多多了解信息,多询问成功上岸的前辈,学习经验。


最后,我很感恩、感谢陪伴自己的同学,有同学在考研路上互相支持鼓励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祝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能继续大步前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环境学院  陈 恺

考研至西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一次深思熟虑

胜过百次草率行动



 对未来方向的选择要综合判断,权衡利弊。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在创业、就业和考研之间进行权衡,当时画了一个思维导图,用来分析各种选择的利与弊。我发现如果要进行创业的话,自己的资源积累太少,社会阅历不是很充足,各方面条件也都不算特别成熟,所以我一个人创业并不太可行;如果要工作,我之前的环境科学专业对口的就业却很有限。所以我就选择走上考研这一条路。


 跨专业考研更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虽然跨专业考研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比较大,但因为我曾经的创业跟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是电影和摄影,所以就想到新闻传播这个专业。而且新传专业偏文科,主要是记背,考研门槛不是特别高,可攻性较大,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我在本科时期跟华师的新传学一起合作过许多活动,有过相关的实践经验和和创业经验。所以我在综合考虑过后选择了跨专业考研新传专业。


 我认为跨专业考研的优势是选择面广,有新鲜感。

如果你对一个新的专业有兴趣,就会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热情。而且转换专业学习,会有一种崭新的、不一样的感觉。



用百折不回的毅力

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



 要熬过漫长的考研备战期,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例如,四、五月份的华师图书馆会迎接一波高峰期,考研排队的人可能有五十个,到了七八月剩下三十个,到十月十一月就只有十个了,因为很多人都是拿到offer后就直接放弃考研了。太多的选择会让人动摇,所以你要从一开始就保持一颗坚定的心,相信自己的选择,一直坚持下去。


 考研的复习都是根据学校大纲进行的。

英语跟政治只要选好老师,跟着老师走就行。还可以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根据他们的经历加以借鉴。我的复试经验其实就三点。第一是如果有相关实践经验的可以加以展示;第二是态度要谦虚温和第三是要让老师觉得你很好学,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与相关专业匹配的一些研究能力。


 跨专业考研还要注意谨慎规划。

一是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负责,不要后悔。还要注意一下考研战线的问题。考研复习就是在拉战线,你可以复习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甚至一年半,战线拉多长是你自己的问题。可如果拉得太长,类似一年的话,就会觉得很疲惫,因为已经学了一年了,后面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学了,那你可能会开始产生焦虑,兴趣也就没有那么足了。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给自己一个压倒一切的理由吧,冲!给师弟师妹们几点建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招录数据是择校的最权威指标。可以仔细比对,但没必要过分迷信,尤其是报录比。另外,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不一定好考,甚至难考,建议从大小年走势分析。如果你笃定梦想,任何的数据于你而言都没有意义,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


收获了前辈们成功经验的你

一定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注定有人成功,

那个人就必须是我。”

就这样想着出发吧!


  好文推荐|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让学生会回归服务同学的改革十招

② |它!最受同学们的喜爱

③ | 年度表彰,重磅发布!



文案|苏思逸 张狄仪 叶加亿 文心怡

采访|蔡雨言 何奇羿 张狄仪

图片来源|黄祺锐 钟 昕 陈 恺

编辑|郭前航

初审|林妍慧 王懿锋

复审|邓文杰

终审|向 娟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会学业发展部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会新媒体运营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